
新能安:重塑储能模式,从低价格走向高价值

中国储能网讯:
7月24-25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联合河北省钒钛行业协会等主办的2025全国液流电池产业发展大会暨第五届全国新型储能技术及工程应用大会在成都圆满召开。
大会以“聚焦液流电池技术创新,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针对液流电池及新型储能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充分探讨,分享前沿技术路线、上下游供应链体系、智能化系统集成方案、创新商业模式、技术标准、示范项目应用案例以及新产品与解决方案。
在7月24日下午进行的工商业储能系统专场中,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营销高级经理做了题为《新能安重塑储能模式:从低价格走向高价值》的主题报告演讲。他指出了当前工商业储能市场的核心症结,并系统阐述了新能安如何通过重塑价值理念来应对挑战、破局前行。其核心观点主要包括:
1.市场判断:工商业储能不是“价格内卷”,而是“真实需求未被满足”的市场。
当前行业过度关注静态的初始投资成本,而忽略了长期的真实需求。真实需求包括:如何平衡多方利益的复杂商业模式、保障15年及以上的长期稳定运行(避免中期技改成本)、以及实现收益最大化的动态收益模式(融合峰谷套利、需量管理、虚拟电厂等)。
2.模式转变:从单一峰谷套利走向“2.0盈利模式”。
随着政策变化(如江苏新政),传统的“峰谷套利”单一模式已不可行或收益极低。未来的盈利模式必须是“长寿命硬件 + 数字化运营”的结合体,通过高质量设备节省长期成本,通过智能策略开拓多元化收益。
3.价值主张:重塑储能模式,从“低价格”走向“高价值”。
新能安倡导“用时间换空间”,强调储能电站的全生命周期价值(LCOS),而非仅仅关注初始投资。其核心理念是**“让电站做时间的朋友”**,通过提供高确定性的解决方案,解决客户在项目开发、建设、运营到回收全流程中的不确定性。
以下内容根据大会发言整理提炼,仅供参考。
首先,介绍一下新能安,目前我们业务聚焦电芯及电池系统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新能安的背景是这样,我们是宁德时代和新能源科技的全资子公司,一个是动力锂电消费市场市占率第一,一个是消费锂电市场市占率第一。
目前新能安业务分为三个大板块,一个是微型车业务,我们会做电动二轮车、电动自行车的锂电系统,目前小牛和九号都是我们最核心的客户,前一段时间小牛发布的新品就是用我们新能安的电池。第二个业务就是储能,新能安专注于用户侧储能,国内就是工商业储能,海外就是工商业储能与互储,以及UPS业务等。第三块是高功率产品,电钻、无人机、吸尘器等锂电系统。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工商业储能方面的内容。这张图大家很熟悉了,左边有两组数据,上面显示2024年底中国电力装机结构,风电加光伏装机占比加起来已经超过电力装机结构的40%以上,2024年底中国电力生产结构风电加光伏还不到20%,造成大规模消纳的原因是因为以前我们整个电力系统是由可控机组可预测负荷,俗称“源随荷动”,现在由于大量新能源处理,已经转变成源荷互动模型,波动新能源平衡随机负荷,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通过储能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满足新能源不稳定性和随机性带来的负荷时空上的不匹配。
我们聚焦于国内工商业储能领域,工商业储能其实就是我们通过用电侧或者负荷侧对用电时间结构做调整,来满足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我们从工商业属性来看,它肯定是在不同高耗能行业里面,才可能存在配储的空间。因此我们测算过千行百业背景下,负荷侧储能空间容量超过500GWH,但是目前来说,截止到现在,以及对未来几年预测来看,现在潜在市场开发渗透率还不足3%,所以说这个市场是非常大的。我们也认为工商业储能背后其实是千行百业对用电半途的重塑。
国家有很多政策推动储能,或者是用户侧储能发展。首先是136号文大家已经很清楚,它有三个特点,第一是通过电力市场化提速,新能源消纳量大幅提升。二是电力市场辅助服务和平衡费用上一定会增加。三是负荷端电价波动时间段颗粒度逐步变小,比如说现在基于每个小时分时电价,未来颗粒度会不断变小,同时电价差进一步增加。同时强制配储136号文明确不作为强制要求,因此储能从强制配储的被动跟随模式会慢慢变成主动博弈的模式。
在这个情况下,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新型电力系统就给到储能电站更多的价值,或者说更多灵活性调节价值。在前几年工商储电站基本上沿用单一峰谷套利模式,配合常规的系统。现在因为调节价值不断丰富,我们不仅可以峰谷套利,还可以做响应,还可以通过聚合方式,通过虚拟电厂参与现货价值以及辅助服务等等,现在工商业储能一定是动态运行策略配合更好的系统来完成整个灵活性的调节。
因此,我们有一个观点,现在工商业储能的市场并不是越来越卷的市场,而是真实需求未被满足的市场。这里有几个真实需求:
第一复杂商业模式。所有电站的开发里面一定有投资商、业主方、设备方、运营商、服务商等等,如何通过一个电站合理分配所有人在这里的利益,这个事情需要我们坐在一起解决的。
第二长期稳定运行。大家知道电池就会有衰减,8-5年时就会面临技改的成本,安全稳定运行15年以上,如何省掉技改成本,让15年长期稳定的运行,这也是核心解决的痛点之一。
第三是动态收益模式。不管是傻瓜式峰谷套利模式,如何做好需量管理,需求侧响应、虚拟电厂、能量时移等动态协同。如何把多元化的收益融合在一起,实现收益的最大化,这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前一阵行业内卷,不断让价格下行,不断追求最低的静态数投资,在我们看来并不符合未来工商业储能的发展趋势。
举一个例子,前一阵江苏有一个新政,江苏新政改变了两个点:一是把以前的“谷充峰放+平充峰放”变成了“谷充峰放+谷充平放”,峰谷价差下滑了25%左右,在两者改变下我们做了对比,按照以往政策来说,常规方案基本上内部收益率可以达到15%以上,同时项目全投资静态回收期5.33年,项目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5%,项目全投资静态回收期10年以上,这已经不符合投资商基本的投资逻辑了。显然按照现在的政策来看,峰谷套利的单一模式其实是不可行的。
那么江苏项目到底能不能投,怎么投?现在江苏所有储能项目都应该构建2.0的盈利模式,这种盈利模式:首先是通过更好的设备省掉在运行过程中,或者15年过程中的技改成本,比如说用长寿命的电芯,我省掉的技改成本内部收益率可以提升到9.58%,同时项目静态回收期可以到7.31年,当然这还是不够看,同时要加上数智化运营,不光做峰谷套利,同时可以帮客户降需,做需求侧响应,现货交易等等。综合收益叠加起来以后,静态回收期就可以缩短到比单纯峰谷套利收益还好,比如说5.19年,内部收益率达到16.21%。我们认为工商业储能下半场才刚刚开始,这是第一个,需要用时间换空间,长寿命蓄能系统保障收益确定性。二是运行策略优化,提升系统利用率。三是需要站在客户用电角度帮他做动态需量控制,节省基本电费。四是多市场协同,不仅要调峰填谷,同时还要做虚拟电厂,还要做现货等等。
新能安基于这些背景,我们提出让电站做时间朋友,我们希望做储能解决方案供应商,从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以及到回收,全流程每个环节做起,从客户全生命周期痛点出发,解决电站长期运行中各类指标的不确定性。
基于这个理念,我们推出了安鑫储能系统,是全生命周期价值闭环的解决方案,从产品性能出发一直到项目的可融资性,再到容量规划、智能EMS、精细运营、保险保障、售后运维、残值回收、企业存续,从九个方面出发,让更多储能投资变成确定的。
我们既然是做电芯出身的,因此我们在行业内首推15000次电芯,SOH大于等于70%,我们不光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我们也可以给客户做到基于实际运行工况下系统层面,可保障逐年的SOH市值。无论在两充两放模式和一充一放模式,我们可以给客户每年可保障的SOH值。这不仅是嘴上说说,我们有明确的赔付方案,我们会联动行业内权威的保险机构一起给大家做到保障。
基于长循环系统给大家做了单纯峰谷套利下的收益测算对比,比如说第8年或者第9年进行换电或者补电操作,长循环系统15年不用换电,如果常规系统第8年第9年掉到70%以下继续不换电,也做了对比,这块我们依然可以提升27.5%左右。
同时新能安在安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主要通过电芯的本质安全,比如说pack系统的健壮性的安全设计,加上电器的安全,以及整个储能系统的主动安全以及消防兜底的设计,目前来说新能安在储能领域五年来发货超过245万个pack,目前是零安全事故。
基于不同场景我们给客户匹配了不同场景,首先是安鑫300度电All-In-one一体机的方案,采用新能安自己自研的液冷方案,可以让损耗全面降低一些。针对大型工商业储能项目,我们也有4.82MWH的集装箱,智能液冷,附着源损耗全面降低,集装箱采用单簇单管理的模式,消除了簇间的并联适配。
我们从九个层面给客户赋能,融资层面推出两个产品,第一个叫安鑫储,针对小型的工商业,一台柜子,两台柜子,这时业主想自投,初始资金他面临着一定问题,我们解决他零投入同时一站式建站的问题,安鑫储是针对业主自投的小型项目。如果融资商成本过高我们也提供了安鑫投的方案,通过降低我的融资额度,通过提升融资曲线,让投资商的融资成本降低。
还有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你的定容,储能电站到底建多少容量,这也是棘手的问题,我们新能安研发了天机系统,不仅解决了厂区用电负荷的情况,同时我们也结合我们对于历史负荷的解析,以及对未来负荷的预测,以及光伏处理模拟,包括对环境工况的模拟,包括对整个储能系统运行工况的分析确定最优的配储容量,实现整个系统利用的最大化。这套系统目前来说,我们已经给全网开放,大家有兴趣可以到新能安储能公众号留言,给大家发放具体账号和密码。
同时我们在EMS上推出了天枢智能EMS系统,我们不仅可以做峰谷套利,还可以做需量管理、需求侧响应等。这里做两个介绍,EMS系统大家也都知道,如果做需量管理,以及峰谷优化等等,最重要的是做负荷预测,如果对负荷预测不准就没办法合理的控制需量,因此整个负荷预测的模型是基于AI和大数据的,预测准确率达到93%以上。
这是机遇负荷预测做的需量管理,右边是优化前,通过优化后把峰谷套利一部分的电量挪到右边做需量管理,降需。这部分降是峰谷套利还是降需,这块我们也会在系统后台测算,确定最优的运行策略。同时如果您的厂区有光伏,我们不仅能做降需操作,同时还能优化光伏消纳,让客户工厂用电成本达到最低。
软件加持下,还有保险的加持。我们针对每个电站,只要采用我们新能源设备电站我们都会给客户提供商业综合责任险,最大限度为储能各方提供保障15年,同时强有容量衰减保险,也是基于新能安长循环储能系统保障15年全生命周期逐年SOH值,这个保险不光公司做保障,同时联动国网应答一起给客户做保。
还有售后上,我们是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我们共用全国服务570个网点,同时承诺售后问题不过夜,1小时响应,12小时到达项目地,24小时处理问题。服务内容8项,不仅是售后,还有售前、售中,包括新产品介绍、技术交底等等全方面的赋能客户。
我们联动了邦普循环,健全储能系统回收机制,全面助力储能行业解决方案闭环。基于新能安储能系统,当前储能电池回收价值预估达储能系统造价的7%,全国240+回收网点布局,敏捷回收,让废旧储能电池流转“有道可循”,消除残值回收的不确定性。如果按照7%来预估,可以让净现金流预估提升5%以上。
最后跟大家分享几个项目。这是我们在深圳天健做的项目,2025年1月份,电池衰减依然是0%,已经运行一年零两个月,前一阵我刚好去电站看过,现在电站SOH值是99.6%。
这是海外的离微网项目,是美国做的2.5MWH的项目,配合1.2MWH的光伏。还有智利,这个项目展示体现客制化的能力,智利是地震频发的地区,当地储能电站建设需要比较好的抗震性,我们基于自己的模拟测试以及抗震验证,去到当地进行考察,我们给到客户一个更好的抗震性能的储能系统。
谢谢大家!
一审:刘亚珍
二审:裴丽娟
三审:潘 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