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全球电价出海攻略:欧洲贵、美洲乱、亚洲变、非洲缺!

访客 2025-08-20 13:01:17 53489
全球电价出海攻略:欧洲贵、美洲乱、亚洲变、非洲缺!摘要: 中国储能网讯:01欧洲市场:高电价驱动的成熟价值高地欧洲在全球储能版图中,是定位最清晰、商业模式最成熟的“价值高地”。其...

中国储能网讯:

全球电价出海攻略:欧洲贵、美洲乱、亚洲变、非洲缺!

01

欧洲市场:高电价驱动的成熟价值高地

欧洲在全球储能版图中,是定位最清晰、商业模式最成熟的“价值高地”。其市场发展的核心引擎,并非复杂的政策补贴或对未来风险的预期,而是当前已然存在的高昂终端电价所带来的直接且强大的经济驱动力。

全球电价出海攻略:欧洲贵、美洲乱、亚洲变、非洲缺!

2024年12月的数据为这一判断提供了无可辩驳的支撑:以德国(0.447美元/kWh)和爱尔兰(0.447美元/kWh)为首的第一梯队,携手比利时(0.411美元/kWh)、英国(0.409美元/kWh)和意大利(0.406美元/kWh),共同将欧洲居民用电成本推向了全球顶峰。

当电价普遍突破0.4美元/kWh的关口,户用光储系统“自发自用”的每一度电都意味着可观的成本节省,这使得储能从一个“环保选项”转变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家庭理财产品”,其投资回报周期被大幅缩短。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意大利的工商业电价高达0.420美元/kWh,不仅远超欧洲其他国家,甚至超过了其本国居民电价,形成了罕见的“价格倒挂”现象。这种极端的价格信号,为意大利的工商业储能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套利空间,无论是削峰填谷还是参与电网辅助服务,都具备了极强的商业可行性。

对于中国储能企业而言,欧洲市场需求明确,支付能力强,战略重心应放在提供高品质、高集成度的产品上。主力产品应是符合欧洲美学、通过TÜV、CE等主流认证的户用储能一体机,以及模块化、易于部署的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市场沟通的核心卖点应直击用户痛点,即“快速投资回报(Fast ROI)”和“永久性对冲电价上涨风险”,通过与当地成熟的分销和安装网络深度合作,快速抢占这个价值明确的高地市场。

02

亚洲及大洋洲市场:分化与变革中的增量蓝海

亚洲及大洋洲市场呈现出一幅充满活力与矛盾的画卷,它既包含了高价稳定的成熟市场,也孕育着由政策剧变催生的、最具爆发潜力的新兴蓝海。这是一个需要差异化战略精耕细作的复杂区域。

全球电价出海攻略:欧洲贵、美洲乱、亚洲变、非洲缺!

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大洋洲市场,其工商业电价(0.262美元/kWh)显著高于居民电价(0.253美元/kWh),使其成为全球工商业用电成本最高的地区之一。对于澳大利亚的企业主而言,安装储能系统不仅是为了应对当前的高电价,更是对冲未来政策性电价上调风险的必要投资。

同样,新加坡(0.247美元/kWh)和日本(0.227美元/kWh)也维持着高位电价,为储能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性基础。

然而,亚洲市场真正的故事核心在于“变化”。以东南亚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能源价格改革。

马来西亚展现了惊人的价格分化,其居民电价(0.052美元/kWh)极低,但工商业电价(0.134美元/kWh)却是前者的2.5倍以上,这种结构性差异在独特的ICPT成本转嫁机制下,几乎是为工商业储能“量身定做”了应用场景。

缅甸的反差则更为极端,其工商业电价(0.156美元/kWh)是全球最低的居民电价(0.023美元/kWh)的近7倍,这种惩罚性的价格体系为高耗能企业配置储能削峰填谷创造了无法回避的刚性需求。

因此,中国企业在这一区域的战略必须是双轨并行的:一方面,用技术成熟、性能可靠的户用及工商业储能产品,满足澳大利亚和日本等成熟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针对东南亚,必须提供包括先进能源管理软件(EMS)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核心卖点从“省钱”转变为“应对政策变化,规避惩罚性电价”,与当地工业园区和大型企业深度绑定,共同在这片增量蓝海中成长。

03

美洲市场:成本与可靠性双轮驱动

美洲的储能市场由“经济性”和“可靠性”两个引擎共同驱动,呈现出多层次、复合型的需求特征。在美国,居民电价(0.192美元/kWh)和商业电价(0.143美元/kWh)已达到中高水平,为储能部署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全球电价出海攻略:欧洲贵、美洲乱、亚洲变、非洲缺!

但相较于欧洲的纯成本驱动,美国市场对储能的需求更为复杂:其日趋老化的电网基础设施、频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如冬季风暴、夏季山火)导致的断电风险,以及快速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压力,共同将“能源安全”和电网稳定性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此,具备强大并/离网切换功能的户用储能系统,在美国不仅仅是省钱工具,更是保障家庭正常运转的“保险”。

全球电价出海攻略:欧洲贵、美洲乱、亚洲变、非洲缺!

在广阔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岛屿地区,电力问题则更为严峻。一方面,存在像危地马拉(0.295美元/kWh)这样居民电价极高的国家,储能的经济性一目了然。另一方面,百慕大(0.487美元/kWh)和开曼群岛(0.427美元/kWh)等岛屿经济体的电价更是冠绝全球,这背后是其对昂贵、污染且供应不稳的柴油发电的严重依赖。对于这些地区而言,储能与光伏结合的解决方案,是实现能源独立、降低经济成本、保障民生发展的根本路径。

因此,中国企业在美洲的战略应精准区分:在美国,主打“能源安全+节省电费”的双重价值,并积极布局虚拟电厂(VPP)等创新商业模式;而在拉丁美洲和岛屿地区,则应将战略重心放在提供高可靠性的微电网、离网光储系统上,核心价值主张是“提供不间断的清洁电力,彻底摆脱昂贵的柴油”。

04

非洲市场:电力保障驱动的终极刚需市场

在非洲,储能的叙事逻辑完全不同于世界其他地区。它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简单的电价经济学,成为一个关乎国计民生、保障社会运转的“终极刚需”市场。这里的核心驱动力并非电价的高低,而是基础电力的极度稀缺和现有电网的极度不可靠。

全球电价出海攻略:欧洲贵、美洲乱、亚洲变、非洲缺!

虽然肯尼亚(0.221美元/kWh)和南非(0.211美元/kWh)等国的居民电价已经不菲,具备了一定的经济驱动力,但这仅仅是故事的表层。

真正的痛点在于,以南非为例,其常态化的“拉闸限电”政策,使得无论是居民还是工商业(电价0.102美元/kWh),都愿意为获得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而支付高昂的溢价。对于医院、矿山、工厂和通信基站等关键设施而言,储能系统提供的备用电力是维持其正常运营的生命线。

而在更广大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许多社区甚至尚未接入电网,储能在这里扮演着实现电力“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角色。因此,面向非洲市场的战略,绝不能是单一产品的简单复制,而必须是高度多元化和适应性的产品组合。

这既包括为数亿无电人口设计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和小型户用光储系统,也包括为关键基础设施提供保障的高可靠性工商业储能和集装箱式微电网方案。产品的耐用性、对高温多尘环境的适应性以及易于维护的特性至关重要。

中国企业的市场切入点应聚焦于“保障关键负载不断电”和“提供清洁、可负担的基础电力”,并积极与国际援助机构、当地政府的电力普及计划合作,探索融资租赁等灵活的商业模式,以解决当地最基础、最迫切的电力保障问题。

05

总结:全球机遇图谱下的中国储能战略

综上所述,2024年末的全球电价格局,正无可逆转地将储能从能源系统的“补充选项”推向“核心标配”。这幅全球市场图谱并非铁板一块,而是由截然不同的核心驱动力绘制而成。

最终,精准的战略定位、深度本地化的运营以及强大的全产业链整合能力,将是中国储能力量在这场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完成从“中国制造”到“全球信赖的中国品牌”价值跃升的关键所在。

(备注:第三方引用和转载来源于CESA储能应用分会和中国储能网的数据,请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一审:刘亚珍

二审:裴丽娟

三审:潘 望

作者:李斌 来源:储能网

全球电价出海攻略:欧洲贵、美洲乱、亚洲变、非洲缺!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