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游戏规则变了!储能半年报七成报喜,三成巨亏!

访客 2025-08-21 13:04:12 36825
游戏规则变了!储能半年报七成报喜,三成巨亏!摘要: 中国储能网讯: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显示,储能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调整。在我们统计的50家上市公司中,尽管多数...

中国储能网讯:

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显示,储能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调整。在我们统计的50家上市公司中,尽管多数企业(68.6%)实现了净利润的正增长,但仍有相当比例(31.4%)陷入亏损,表明行业已进入显著的业绩分化阶段。这不再是一个普惠式增长的市场,而是一个考验企业战略定位、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的复杂竞争环境。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揭示驱动此轮业绩分化的三大核心原则。

01

第一生存法则:要么出海,要么出局

国内储能市场正面临价格竞争加剧与利润空间压缩的挑战,这迫使企业在市场布局上做出关键的战略抉择。成功推行全球化战略的企业,能够通过进入更高利润的海外市场实现稳健增长。相反,高度依赖国内市场的企业则普遍面临盈利压力。由此,企业基于全球化或本土化两种不同战略路径,形成了明显的业绩分野。

游戏规则变了!储能半年报七成报喜,三成巨亏!

全球化战略的成功验证

科陆电子(净利润增长541%-667%)是国际化战略成功的典型案例。其业绩公告明确指出,利润的爆发式增长直接源于“海外储能订单的陆续交付”。此外,财务状况的改善(相较于去年同期因埃及镑汇率产生的汇兑损失,本期财务费用减少)也凸显了多元化市场布局在分散风险方面的优势。

本土市场竞争的挑战

林洋能源(净利润下降41.53%-51.55%)作为行业内的重要企业,业绩下滑反映了国内市场的普遍压力。公司将原因归结为“国内储能行业竞争持续激烈”,并因此采取了“项目规模阶段性调整”的防御性策略。

长园集团(亏损扩大至3.1亿-3.6亿)净亏损额的大幅增加,直观地反映了国内系统集成领域竞争的严峻性。

系统与PCS板块的普遍承压,包括上能电气、金盘科技、同力日升、科华数据在内的一批企业,均由盈转亏。盛弘股份的利润也预计下滑。这些企业的集体表现,共同指向了国内市场供需失衡与价格战对企业盈利能力的侵蚀。

02

第二生存法则:谁离成本近,谁离冬天远

自2024年以来,以碳酸锂为代表的关键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引发了储能产业链内部的利润大规模再分配。处于价值链上游的材料供应商,尤其是在高价位持有库存的企业,面临了巨大的财务压力和资产减值。与此相反,处于中下游的电池制造和系统集成环节,则因成本端压力缓解而普遍受益,利润空间得到修复。

游戏规则变了!储能半年报七成报喜,三成巨亏!

上游材料环节的周期性压力

盛新锂能(净亏损7.2亿-8.5亿)与永杉锂业 (净亏损1.16亿-1.73亿): 这两家企业是上游困境的典型代表。其业绩报告均指出,市场供大于求导致锂盐价格下跌、毛利降低,同时存货面临较高的跌价风险,需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

龙蟠科技(净亏损超7943万)作为磷酸铁锂材料生产商,其亏损同样源于“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调整”及存货减值损失。

头部企业如赣锋锂业天际股份的由盈转亏,标志着本轮下行周期的影响具有普遍性。金圆股份、西藏矿业、百利科技的亏损进一步证实了上游板块在商品价格周期面前的脆弱性。

中下游环节的成本优势显现

中创新航(净利润增长70%-90%)作为领先的电池制造商,其高达7-8亿元的净利润和高增速,明确受益于“上游主要原材料价格的下降”,成本结构的优化直接提升了盈利能力。

禾望电气(净利润增长51%-64%)新能源业务的增长,亦得益于产业链整体成本环境的改善,从而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亿纬锂能、派能科技保持了盈利状态。远东股份、普路通利润增幅预计超过100%,豪鹏科技最高增幅达271.77%,德赛电池与鹏辉能源也均实现盈利。该板块的稳健表现,普遍受益于上游原材料成本的下降。

游戏规则变了!储能半年报七成报喜,三成巨亏!

逆周期增长企业的结构性优势分析

华友钴业(净利润增长55.62%-67.59%)的逆势增长,为抵御周期性风险提供了范例。其核心优势在于“产业一体化经营”(印尼项目提升原料自给率)带来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多元化的产品组合使其能够受益于“钴价回升”,有效对冲了锂价下跌的风险。

杉杉股份(最高预增1265.61%)与天齐锂业 (涨幅超100%)在行业普遍承压的背景下,这两家企业凭借其卓越的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或独特的市场地位,实现了非凡的业绩增长。川金诺也实现了利润的显著提升。

03

第三生存法则:增长归增长,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储能行业追求粗放式规模扩张的阶段已基本结束。以牺牲利润换取市场份额的“规模导向”模式正被“效益驱动”模式所取代。当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精细化运营、成本费用管控和经营效率的提升上。无法实现盈利性增长的企业,其规模扩张将难以为继。

游戏规则变了!储能半年报七成报喜,三成巨亏!

精细化运营的正面案例

海得控制(净利润增长221%-282%,实现扭亏)的业绩反转是内部效率提升的直接结果。公告明确将扭亏归因于在营收增长的同时,有效“落实各项降本增效的措施,使费用同比减少”。

松芝股份(净利润增长53.58%-86.49%)的业绩增长体现了全面的运营管理能力,包括市场订单饱和、内部降本增效,以及通过“加大应收账款回款力度”改善现金流,展示了高质量的经营水平。

万里扬(净利润增长46.68%-57.55%)同样强调了“持续推动降本增效工作,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尽管其净利润包含非经常性损益,但主营业务的效率提升是其业绩增长的坚实基础。

智光电气(亏损收窄33.5%-50.13%)虽然仍处亏损,但亏损额的大幅收窄得益于储能业务增长及金融资产处置,体现了积极的财务与经营管理。

运营管理不善的警示案例

佳力图(由盈转亏,亏损超1700万)提供了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其业绩公告清晰地剖析了亏损原因:在外部竞争导致毛利率下降的同时,内部的销售、研发、管理费用却同步增加。这揭示了一种危险的经营状态,即内部成本扩张与外部市场压力形成负向共振。

外部环境因素的显著影响

南网储能(营业利润增长21.36%)业绩增长主要依赖于“调峰水电厂来水增加”这一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

协鑫能科(净利润增长20.01%-35.11%)增长动力来源于能源服务及存量电站等多元化业务组合的良好表现。

西子洁能(净利润下降47.4%-62.01%)业绩的同比下滑主要是基数效应所致,因去年同期存在大额非经常性损益。

立新能源(净利润下降91.76%-94.51%)业绩的大幅下滑是外部环境冲击的直接后果,主要包括“新能源发电补贴回款滞后”和“区域限电率同比明显上升”两个因素,凸显了企业经营对政策和电网消纳能力的依赖性。

04

结语:从“野蛮生长”到“秩序重建”

2025上半年的财务数据,与其说是一份业绩清单,不如说是一面映照储能行业发展阶段的镜子。它正在无情地淘汰那些仅仅依赖单一市场、缺乏成本护城河、或是管理粗放的投机者,同时,也为那些真正具备全球视野、价值链掌控力与卓越运营能力的企业确立了领先优势。

从这场熔炉中走出的企业,将不再仅仅是幸存者,它们将成为定义行业下一阶段标准、构建更健康、更具韧性产业生态的领导者。

对于所有行业参与者而言,这标志着一个关键的认知转变:押注整个赛道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属于那些能够精准识别并与这些新一代的行业领导者同行的远见者。

(备注:第三方引用和转载来源于CESA储能应用分会和中国储能网的数据,请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一审:刘亚珍

二审:裴丽娟

三审:潘 望

作者:李斌 来源:储能网

游戏规则变了!储能半年报七成报喜,三成巨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