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电站惊现新副业,珍珠养殖!
核电站开展新业务,意外涉足珍珠产业!,某核电站凭借其独特的水域环境,成功开辟了一项副业——产珍珠,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核电站的经营模式,也为当地珍珠养殖业注入了新活力,这一跨界合作,展示了核电站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为珍珠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海南的昌江黎族自治县境内,有一座核电站,这座核电站除了源源不断地提供电力之外,它还有一个副产品——珍珠。
核电白蝶贝珍珠成品,图:刘玄
核电站为什么会产珍珠?核电站产的珍珠会不会有辐射?今天就来说一说核电站产珍珠这事。
大珠母贝——“澳白”珍珠生产者
准确地说,产珍珠的当然不是核电站了,而是养殖在核电站周围海域里的珍珠贝——大珠母贝,也称白蝶贝。
大珠母贝,图片来源:Wikipedia
你可能没有听说过这种贝的名字,但是它产的珍珠就是珍珠界里的珍品之一——澳白。
之所以叫“澳白”,是因为这种珍珠过去的主要产地在澳洲。当然了,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也可以产这类珍珠,所以也有把它们称做“南洋珠”的。
我们国家也有大珠母贝的分布,它们主要集中在比较温暖的海域,比如在广东最南端的雷州半岛、海南、台湾等地。
产自印尼的“南洋珠”,图片来源:Wikipedia
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人们为了获取大珠母贝对它们进行了大肆捕捞。目前它们已成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这些贝类对水质和环境的要求很高,大规模养殖它们,并且让它们产出高质量的珍珠非常困难,所以“澳白珍珠”才这样珍贵。
可是道理都懂,为什么偏偏是核电站周围能养殖大珠母贝呢?
这其实是核电和大珠母贝的“相互成就”。要搞清楚这一点,我们要先从核电站的冷却水和温排水说起。
冷却水与温排水
现在主流的核电站发电原理都是利用核反应堆堆芯产生的热量去烧水,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会推动汽轮机叶片从而将动能转化成电能。
水蒸气在完成推动汽轮机的任务之后并不是直接排走了,而是需要重新冷却成液态水,然后再次进行这个循环。而将水蒸气重新冷却成液态水的过程就需要大量的冷却水。
对于沿海的核电站来说,冷却水当然是从周围的海域抽了。而冷却水完成冷却降温的任务之后,也需要排放回大海。这些排回大海的水温度往往比周围的海水要高,所以又被称作“温排水”。
这些进入到环境中的温排水可能会对周围海域的生态系统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在核电站建造之前都需要进行专门的评估。
昌江核电站建立的时候,当然也经过了这样的评估,确保温排水不会给周围的生态带来破坏。不过昌江核电站更进了一步,他们还将这些温排水的热量重新利用了一把,是真正意义上的“发挥余热”了。
贝类生物产出珍珠示意图,图源:上海自然博物馆
核电站和大珠母贝“相互成就”
我们前面说到,大珠母贝这样的贝类喜欢温暖的水域,核电站的温排水恰好能将核电站周边一小片区域的水温维持在一个温暖的水平。
这就给大规模养殖大珠母贝提供了条件。
同时,核电站在选址的时候,也会选择人烟稀少的地区,水文条件相对稳定的区域,这里的海水水质一般也很好,这又是大珠母贝生长的另一个必要条件。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让核电站和大珠母贝“相互成就”。
因为温排水带来的水温升高,可能会让核电站周围海域的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如果浮游植物繁殖得太过旺盛了,可能会造成赤潮之类的海洋灾害(可以简单理解成藻类泛滥)。
有些藻类大爆发可能会堵塞核电站冷却水的进水口,进而危及核电站的安全。核电站的工程师们本来就要想办法减少这样灾害的发生。
大珠母贝这样滤食性的贝类,它们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就是浮游植物。所以,在核电站周围养殖大珠母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浮游植物大量生长的问题。
大珠母贝填饱了肚子,能够健康生长产珍珠。而人类解除了核电站周围海域潜在的赤潮危机,所以才说,大珠母贝跟核电站是“相互成就”。
大珠母贝产生的珍珠
会有放射性吗?
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在核电站周围海域培育出来的珍珠,会不会有辐射污染呢?
其实,核电站的温排水并不会带来辐射污染。
一方面,核电站的温排水并不会直接接触反应堆的堆芯,甚至连二次接触都不算。
昌江核电站的反应堆堆型属于压水反应堆。它的堆芯和被加热的水之间并不直接接触,而冷却水又是用来冷却这些被加热的水蒸气的。在冷却的时候,冷却水和水蒸气也不直接接触,所以它们离“辐射源头”非常远。
这种水和之前引起争议的核废水是完全不同的。
冷却水只在红框标注的区域,并不直接接触堆芯,图片来源:Wikipedia
另一方面,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这些冷却水在排放入海之前同样是要经过放射性检测的,只有达到标准才能排放。所以,我们并不用担心大珠母贝产生的珍珠会有放射性。
再说了,大珠母贝本身是一种非常“娇贵”的贝壳。这样娇贵的贝壳能在这里生长,产出高品质的珍珠,也是对这片水域水质最好的证明。
昌江核电站和大珍珠贝的养殖可以说是产业合作的典范。曾经让核电站头疼的温排水,如今能发挥“余热”,让大珍珠贝更好地生长。而作为报答,大珍珠贝吃掉了大量繁殖的浮游植物,消除了潜在的赤潮隐患,同时还孕育出了宝贵的珍珠,可以说是“一举三得”了。
(来源:科普中国)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nobu.com/nnobu/3488.html发布于 2025-10-06 14:15:3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新华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