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扎哈淖尔煤业公司绘就民族团结新画卷

在广袤的科尔沁草原上,扎哈淖尔煤业公司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书写着一份能源报国、民族团结、生态惠民的新花卷。多年来,该公司以能源+民生+生态的多元实践,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图景,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矿山与草原间绽放。
产业筑基——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
该公司2024年末资产总额达81.78亿元,十年间累计创造利润80.62亿元。企业发展的红利,正通过一条条民生纽带流向各族群众。连续四年发运的150万吨平价煤,像一股股暖流温暖了32万户农牧民的冬天;80万吨供热煤炭稳定供应,让扎鲁特旗4.35万户家庭在寒冬里感受暖意。在格日朝鲁苏木,210万元修建的富民路串联起80余户牧民的生计,290万元购置的基础母牛让集体经济牛气冲天;户用光伏项目每年为农牧民增收8000元,红色教育基地里的党课常常座无虚席。从助学资金托起195名牧民子女的求学梦,到70万元修缮的卫生院守护乡亲健康,企业用10.6万元爱心款、超千万元的民生投入,把共富二字写进了草原深处。
科创赋能——用绿色智慧点亮发展新途
减碳又省钱!这是扎哈淖尔煤业智能化矿山建设的生动注脚。我国首批自主研发的120吨级纯电动矿用卡车,已完成300万立方米剥离量,年减排二氧化碳1万余吨,省下700余万元运营成本;135台增程式无人驾驶宽体车组成的绿色军团,让矿山实现人停车不停,日作业时长提升至21小时,每月节约人力成本400万元。在5G专网覆盖的矿区里,地煤销售无人值守系统、坑下埋牌机器人等创新成果持续落地。2023年,公司成功跻身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行列,用科技力量推动矿山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数智驱动型跨越。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让各族员工在技术革新中共享发展机遇,凝聚起一起向未来的合力。
生态为基——让矿山与草原共生共荣
站在复垦后的矿区远眺,5.9万棵乔木、660万株灌木勾勒出绿色轮廓,黄胸鸡、蓑羽鹤等37种野生动物在此栖息——这里曾是采矿区,如今已是全国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扎哈淖尔煤业累计投入6.6亿元,将2.53万亩矿区改造成草原,植被覆盖度达90%,比全国草原平均水平高出34个百分点。这些牧草能让牛羊安全过冬!,近年该公司将收割的近100余万公斤生态修复区牧草免费送给周边牧民。通过用地—采矿—复垦—还地的循环模式,1517公顷土地重新回到牧民手中,矿区成了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的生动样本。
从资助学子到修路建桥,从绿色开采到生态修复,从智能升级到产业帮扶,从扎根共建到驻村帮扶,扎哈淖尔煤业用一个个具体行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发展血脉。如今,这家荣获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矿业高质量发展单位等称号的企业,正继续以团结为墨、以奋斗为笔,在草原大地上绘就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新画卷。
聂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