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终于改了

微信又出新功能啦!
先问问大家:
今日上午,微信官宣其引用回复功能迎来三项细节升级。
“微信聊天是一门艺术。聊对了,属于心灵相通,聊劈叉了,那就是跨服沟通。
现在,微信引用回复变了点。微信聊天,不跨服。”
首先,微信聊天支持引用部分文字了,长按选择就能仅抓取你想要的重点文字。
点击引用的那句话,左下角直接定位原文位置。
对于引用图片时寻找困难的场景,微信推出了“所见即所引,有图有真相”功能。
简单来说就是,用户在引用图片时支持显示原图,一眼“朔源”。
同时,还支持引用回复“图片/视频”,双向奔赴具象化了。
除了引用回复功能上新,日前微信官方还宣传了一波“文字转图片”功能。
据介绍,长按视频号的评论「转发」,评论就会转成图片,还可以点击图片下方的“看原影片”,即刻实现跳转观看。
需要注意的是,iOS用户已经全量推送,安卓用户正在灰度测试中。
同时,微信输入法的“文字图片”功能,能在输入文字后自动生成各种样式的图片,背景、字体、风格随心搭。
不用再去切换修图软件,也不用纠结排版,发朋友圈、甩群聊轻松拿捏。
同时,选中语句点 「转发」,连句子带文章来源都在图里,分享给朋友也不像纯文字那样总被刷走。
当然,也可以点击文章右上角「…」-储存为图片,这样就能保存整篇文章到相册,随时看。
除了新功能上新,官方还对微信已读功能这个话题进行回复:
微信从一开始就没有已读功能,以后也不会有。
并称,年年有人问,年年上热搜,年年在辟谣,堪称热搜榜的“钉子户”和“打不死的南方小强”。
此前,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在播客节目中表示,微信的存在不是为了增加大家的社交压力,“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最开始大家考虑最多的东西”。
而这也并不是微信第一次表示不会做“已读”功能。今年4月,微信官方明确回应,“已读”会增加信息接收者的心理负担和社交压力,所以从一开始微信就坚定不移地不提供这个功能,以后也不会。
除了“已读”功能,前段时间还有博主发文称,若在微信上遇到文件、图片、视频过期时,把手机日期改为接收后的 7 天内就可正常点开。
对此,微信员工 @客村小蒋 发文称“这说法假的有点离谱了”,并表示:
首先我们不是用用户手机本地时间校验的,其次从没点过接收的文件,过期就是过期了。另外,聊天里的图片、视频、文件的过期时间是14天,不是7天,这可能是这个博主所谓的自己试过有用的原因。这个说法从头到尾都是错的。再提醒下,随意修改手机时间,可能会让你新保存到手机的图片、文件的排序发生混乱,这个操作也非常不建议尝试
综合近期更新我们可以发现,微信还是比较听取用户建议的,一些“徒增烦恼”的功能并不考虑上新。而对于一些实用功能,微信也在陆续进行灰度测试,大家可以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