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3C充电宝回收继续卖?

自6月28日起,民航局充电宝新规全面实施: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禁止携带乘坐境内航班。
相信在这段时间经常坐飞机的小伙伴应该已经对此比较熟悉了,这项新规也使得不少身边人开始关注起充电宝的安全。
同样的在这一段时间,不少充电宝厂商因为产品的问题濒临倒闭,也有不少小伙伴的充电宝因为不合格被机场拦截。
相信小伙伴们应该和小编有一样的疑问,这么多不合格充电宝最后都去到哪里了呢?
据之前小编的查询,针对大量机场拦截充电宝的处理方式,此前民航局曾做出回应:机场会对超过暂存期限的充电宝和旅客自弃的充电宝一起作合理处置,如统一销毁或与相关电池回收企业签订协议,报废处理后进行资源回收。
而就在近日,央视给出了不一样的结论。
据央视财经报道,记者在几家平台上搜索“二手充电宝”,发现仍有卖家在批量销售无3C认证充电宝,一些帖子中明确写着,充电宝来自机场查收。
记者与其中一名来自深圳宝安的卖家约定线下自提,现场发现,这些充电宝外壳上确实有机场相关标志。一部分是旅客丢失的充电宝,还有一些,卖家表示是近期机场拦截的无3C标识充电宝。
但需要说明的是,小编在第一时间也查询了二手平台,现在售卖的二手充电宝多以此前为出租用途的充电宝为主,表明为机场来源的充电宝已经少了非常多。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还有几名买家通过电话联系这位负责人询价订货,然后通过逐级分销的模式,这些无3C认证标识的充电宝会流向线上二手平台,线下地摊,还有很多县城、村镇的手机店等渠道。
记者还表示咨询了几家机场,是否可以告知合作电池企业的名称,但都遭到了拒绝,充电宝去向成谜。
此外,有锂电池回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回收充电宝一般是作为电子垃圾直接报废,经过破解和电芯泡水后,初步处理过的电芯再运往下游拆解企业,进行破碎、热解等流程,最终分离出铁粉、石墨等材料制成新电池。
但整个流程长、成本也比较高,而在二手渠道转卖这些机场充电宝,利润高很多。如果是在回收企业按个挑,可以按6元一个,转手到二手平台,品相好的则可以卖到40多元,按吨批发成本更低更赚钱。
并且据记者调查,这些充电宝由于电量大并且便宜,还主要在二手网站上售卖,正值开学季,学生群体就成了主要客户,安全隐患不小。
此次央视的调查和报道,再结合此前高校对于不合格充电宝的态度,可以说各高校在开学后将更加严格的检查同学们所使用的充电宝,各位即将开学的小伙伴也一定要好好检查手中的充电宝,不合格的尽快进行处理;想要购买充电宝的小伙伴也一定做好辨别,别为了省钱惹上烦恼,安全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