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定增,企业的“解困良方”还是“权宜之计”?

访客 2025-07-29 14:37:27 15208

定增,企业的“解困良方”还是“权宜之计”?

作为资本市场中一种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融资方式,定增旨在帮助企业拓宽高效融资渠道并引入战略资源或巩固控制权,其缘何成为大批新能源企业破局“良方”?能否助力企业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质变?

定增,企业的“解困良方”还是“权宜之计”?

▲ 图片由AI生成

7月16日,嘉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泽新能”)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以下简称“定增”)的申请得到上海证券交易所批准,这意味着只要得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注册之后,即可实施此次定增交易。今年以来,“定增潮”正在席卷新能源行业,多家新能源企业相继宣布定增计划。作为资本市场中一种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融资方式,定增旨在帮助企业拓宽高效融资渠道并引入战略资源或巩固控制权,其缘何成为大批新能源企业破局“良方”?能否助力企业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质变?

嘉泽新能第二次募资

根据嘉泽新能定增说明书,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发行对象为公司现控股股东嘉实龙博全资子公司博荣益弘,后者会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发行股份。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亿元,发行价格为2.51元/股,预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4.78087649亿股(含本数),未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此次定增完成后,嘉泽新能控股股东将由嘉实龙博变更为博荣益弘,实际控制人不变,不会导致控制权发生变化,亦不会导致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

嘉泽新能作为一家致力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售电及其配套服务的综合性新能源电力供应商,主营业务收入来自新能源电站开发、建设、运营、出售板块的新能源发电收入,占比保持在95%左右。

据悉,嘉泽新能本次定增募集资金总额在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对此,嘉泽新能表示,本次定增一方面是补充营运资金,提高公司资金实力,另一方面在于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增强公司资本实力。通过此次定增,营运资金将得到有效补充,资金压力也将得到极大缓解,从而进一步提高抗风险能力。此外,通过此次定增,还将为未来业务开展提供资金保障,稳定公司市场地位,增强盈利能力。

这是近年来嘉泽新能第二次进行资金募集,上一次是2020年公开发行面值总额13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募集资金已使用完毕,募集资金银行账户均无余额且已经全部注销,资金用于三道山150MW风电项目、苏家梁100MW风电项目等,其中三道山项目达产后每年增加营业收入1.53亿元,苏家梁项目达产后每年增加营业收入0.99亿元,均达到预计收益。

企业战略升级“跳板”

嘉泽新能定增并非个例,今年以来,这种融资方式正在成为新能源企业战略升级的“跳板”。

4月底,北京国资委旗下新能源车企北汽蓝谷发布大额定增预案,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60亿元,投向新能源车型开发项目、AI智能化平台及智驾电动化系统开发项目;其中,公司控股股东北汽集团、其控制的关联方福田汽车,拟分别认购不超过5亿元、25亿元。北汽蓝谷已连续多年亏损,去年归母净亏损69.48亿元,今年一季度净亏损9.53亿元。

同期,江苏苏盐井神股份有限公司披露18亿元定增预案,旨在通过引入战略投资助力盐穴储能项目建设。作为我国大型盐资源综合利用上市企业,苏盐井神寻求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大型产业投资者等“耐心资本”,推进盐穴储能等重大项目建设,优化公司股权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与核心竞争力提升。

5月,新疆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公布定增计划,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8亿元,发行对象包括新疆能源集团、新疆国有基金等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新疆能源集团拟认购比例不低于10%且不超过20%,新疆国有基金拟认购比例不低于2%且不超过10%。二者认购资金均为自有资金,不存在质押融资、对外募集等情形。本次定增完成后,治理结构不会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7月7日,矿冶集团所属上市公司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定增股份,此次定增为矿冶集团全额认购当升科技非公开发行股份,注资规模10亿元。此次定增注资,将推动当升科技加快固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一代电池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当升科技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构建从矿产资源到终端应用的产业链布局。

7月17日,威力传动公布6亿元定增预案,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亿元(含本数),募集资金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用于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一期)及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募资目标直指总投资20亿元的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大型风电增速器研发生产基地,填补西北产业链空白。

谋求“精准输血”

业内认为,定增对提升公司盈利、改善公司治理有显著效果,相当于一次资本市场的“精准输血”。针对近期大批新能源企业定增,一位不愿具名的金融分析师告诉记者:“表面看是内部资本调整,实则隐含着深层次诉求。比如,细看嘉泽新能定增细节不难发现,实际控制人不变,相当于‘左手倒右手’,本质上还是以融资为目的,这从该公司财务报表和经营动态可窥一斑。”

从数据来看,嘉泽新能过去年营收持续增长,但负债率却不容小觑。数据显示,该公司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9.77%、67.53%、69.34%。应收账款余额逐年递增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2022—2024年,嘉泽新能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5.487532亿元、32.118537亿元和35.122894亿元。

嘉泽新能表示,为了确保财务安全及负债结构健康,通过股权融资解决部分资金缺口问题具有必要性。综合考虑资产负债率情况、现有货币资金用途、未来期间经营性净现金流入、最低现金保有量、未来期间的投资需求、未来期间现金分红等情况,嘉泽新能测算2025年至2027年资金缺口为45.992279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嘉泽新能此次定增对象博荣益弘去年11月才成立,目前尚无公开历史财务数据可查询,无形中给这场资本运作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市场仍需保持警惕。

对新能源企业而言,定增是“解困良方”还是“权宜之计”?答案在于企业能否将资金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即通过技术降本或商业模式创新提升盈利能力。如果定增募集资金未能精准投入高回报项目,反而用于填补历史遗留的补贴缺口,资本回报率将难以提升。定增从来不是终点,其能否成为新能源企业“第二增长”的钥匙,市场将开启持续观望。

定增,企业的“解困良方”还是“权宜之计”?

文 | 本报记者 王林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cnenergy)

编辑丨闫志强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nobu.com/nnobu/1490.html发布于 2025-07-29 14:37:2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新华能源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