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银联动打造县域消费“风景线”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今年以来,在政策的引导与推动下,江苏各地消费市场春潮涌动,精彩纷呈的消费促进活动、各项真金白银的利好政策频出,唱起了一场贯穿全年的促消费“大戏”。而促进消费、服务民生,离不开金融的鼎力支持。江苏句容农商银行与当地政府各部门协作,深入赋能区域消费市场发展,搭设消费升级新场景,打造消费金融风景线。
农商银行应如何积极作为,与地方政府协同唱好促消费“大戏”,提振城乡消费,服务人民美好生活?近日,句容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朱泉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的专访。
创新渠道,融合场景,打出消费组合拳
中国经济时报:贵行在金融助力促消费活动、激发县域消费活力方面有何特色做法?
朱泉:作为高效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百姓银行,句容农商行积极对接政府各部门,共同创新构建“政府搭台、银行赋能、企业唱戏、百姓受益”的生态闭环,持续打造消费升级新场景,深入赋能地方发展新地标,以务实举措响应省联合银行党代会“持续发力消费金融”的号召。在撬动县域消费活力方面,聚焦乡村振兴,集聚“年货大集”流量,结合江苏于春节前夕启动的“苏新消费·暖冬购物季”主题促消费系列活动,句容农商行与句容市文旅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深入研讨,积极谋划,利用本行总行场地,共同举办“来句容过福年”年货大集活动,围绕市民“吃、喝、购、行”需求,招纳汽车、3C、年货等各类商家93户,推出活动专用收款码、消费券权益,并通过省联合银行“E路有我”平台及句容农商银行官方号现场直播。活动期间,共投放消费优惠券6000张,现场交易笔数8039笔,交易金额达150万元,办理信用卡41张,预约存款114户、金额2000万元。
中国经济时报:在支持地方发展特色文旅方面,贵行有何创新举措?
朱泉:我行倾力聚焦夜间经济,打造“葛仙夜游”品牌,擦亮城市文旅名片。今年初,江苏发布《江苏省繁荣夜经济激发消费活力若干措施》,从商业、旅游、健康、研学、展演等5个重点领域着手,全方位多层次拓展夜经济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句容市政府指导崇明街道制定“夜间经济”工作方案并推动实施,我行依托良好的政银合作基础,全程参与创意策划、金融服务、消费支持一揽子活动方案,与政府合作打造“人文葛仙湖越夜越精彩”活动。“五一”开园期间,共接待游客10.5万人次,我行投放消费券8000张,核销率达97%,为74家参展商户免费办理收款及配套服务,交易笔数近3万笔,消费金额超80万元,现场预约存款及理财达1100万元。
中国经济时报:贵行在金融支持消费“以旧换新”方面有何创新方法?
朱泉:我行聚焦苏新消费,加大“以旧换新”力度,放大政策指数效应。根据国家“促消费、扩内需”政策,江苏“以旧换新”政策不断“扩围”,红利惠及供需两端,带热了市场活力,也换出了消费者全新的生活方式。句容农商行主动对接政府,以激活本地市场、惠及百姓民生为宗旨,独家承办2024年“苏新消费以旧换新”专项活动及2025年句容市市级消费券发放工作,通过手机银行和“福地E金融”小程序承载消费券发放,并创新推出普惠满减、换车补贴及积分合作等“叠加礼”,积极构建“政策传导—资源整合—市场激活”三维联动机制,成功助力句容地方经济焕发新活力。自5月活动启动以来,已独家发放500万元消费券,惠及市民超3.5万人次,撬动消费资金超1000余万元。仅我行“福地E金融”小程序就新增注册量达25000户。
中国经济时报:在打造分期消费新场景方面,贵行有何作为?
朱泉:句容农商行聚焦消费分期,锚定“定向客群”产品,涵养本土发展动能。坚持金融为民的价值取向,持续深入贯彻提振消费政策精神,围绕居民衣食住行等各类消费场景构建消费金融生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通过分期服务方式,满足市民在大宗消费、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多方面的资金需求。通过“建材商户联盟”搭建“泛家装”分期场景,为家装以旧换新及绿色智能家电以旧换新提供支持,有效促进绿色消费和新型消费。与本地奔驰、宝马、比亚迪、别克等热销汽车品牌达成合作。聚焦高考生、应届毕业生及其家长的实际需求,精心打造了助力学业与生活的“数码焕新礼”、鼓励开阔视野的“文旅出行礼”,以及庆祝升学成功的“金榜题名礼”等定制好礼。截至6月末,句容农商银行当年新发放汽车分期42笔,金额476万元;装修分期12笔,金额160万元,灵活及账单分期266笔,金额212万元。
资源链接,行动敏捷,政银联动促消费
中国经济时报:请总结提炼一下贵行在政银联动促消费方面的体会和经验。
朱泉:一是政府搭台,金融赋能。要推动政策与资源的协同共振,政银合作的核心在于分工明确、优势互补: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场地协调及公信力背书搭建消费生态框架,如夜经济品牌打造、以旧换新政策落地;银行则依托金融工具(消费券、分期产品)和渠道资源(平台场景、网点渠道)激活市场活力,放大政府的活动效果,同时带动自身零售业务发展,实现双方共赢。
二是闻令抢跑,赢得先发。要快速把握政策窗口期,及时与政府部门沟通,既提供智库功能,共同策划活动,达成思想共识,也通过多年政银合作展现出极强的行动力,在活动过程中实现行动同步,更好利用灵活的经营优势,配套相关优惠补贴政策,放大政府刺激消费的杠杆效应,成为地方政府落实促消费政策的首选金融伙伴。
三是场景融合,夯实基础。长期以来,句容农商银行与句容市各部委办局在战略协同、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深度链接资源,创新打造“美家园”“容万家”“句相伴”等特色品牌,同时积极打造覆盖民生“衣食住行”的场景金融服务圈,夯实了业务合作基础。比如,在消费券发放过程中,政府希望减少银行参与带来的“商业性”,于是采取农商银行“手机银行”发放和民生服务性质的“福地E金融”小程序发放的双通道,实现了良好的市场效果。
深度联动,数字赋能,攀升合作新高度
中国经济时报:在数字赋能促消费、提升普惠金融效能等方面,贵行有何积极实践?
朱泉:一是构建长效机制,固化联动成果。推动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政银企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消费工作联席会议,打造信息共享平台,确保政策信息高效传导、资源需求及时对接、问题障碍快速解决。成功举办“年货节”“夜经济”等合作模式品牌活动,并力争将其打造成可持续举办的年度性品牌项目,形成稳定预期和持续影响。
二是深化场景融合,拓展服务领域。与句容市大数据公司合作推进“我的句容”城市及智慧综合门户建设,把握国家“数字政府”政策导向,针对当前民生服务存在的入口分散、数据孤岛、流程繁琐等痛点,提出整合民生、商务服务资源,打造“一屏通办”平台。与市民政局合作,打造养老资金监管系统,规范养老机构预收费资金的使用,避免资金挪用风险。开发上线“福地天颐”智慧养老小程序,为老年人提供智能化、个性化、便捷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助餐服务体系,联动居家养老中心与社会餐饮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用餐服务。尤其是围绕省市政府促消费新政策、新热点(如新能源汽车下乡、绿色消费、数字消费、健康养老消费等),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共同策划打造更具时代性和地方特色的融合场景活动。重点探索文体赛事、社区便民生活圈、智慧商圈等新型消费载体中的金融服务嵌入模式,扩大“政银企民”共赢生态圈。
三是聚焦县域特色,分类服务市场。将助力消费的重点逐步下沉,从关注县域城区向乡镇转移,尤其是关注农村消费升级需求。结合“万企兴万村”、农产品上行等乡村振兴工程,与政府一道,设计针对性的消费促进活动和支持产品(如支持本地农产品购买的消费券、针对农村耐用消费品更新的专项分期),激活县域和乡村消费潜能。同时创新金融供给,针对不同客群(如新市民、年轻群体、中老年群体、特定职业人群等)和消费升级需求(改善性住房、大宗耐用品、服务消费等),加快迭代消费分期产品体系。推广“商户联盟”模式,在更多垂直领域(如家居家电、汽车后服务、文旅休闲、教育培训)建立商户合作生态圈,提供更灵活的普惠金融支持。深化与地方特色产业、核心品牌的合作,开发场景化、权益化的信贷产品。